道德经第五章(道德经第五章)

《老子》五章天道赏析天道是不变的、恒久的,是万古常新的,而人心却机变莫测,所以心灵需要的厚载和深度必须通过师事天道自然才能达成。《老子》25章云: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这环环相扣的序列中,惟有人心容易脱轨,人心险恶,莫测高深,庄子曾经借孔子之口云:“—凡人心险于山川,难于知天;天

老子》五章天道赏析

天道是不变的、恒久的,是万古常新的,而人心却机变莫测,所以心灵需要的厚载和深度必须通过师事天道自然才能达成。《老子》25章云: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这环环相扣的序列中,惟有人心容易脱轨,人心险恶,莫测高深,庄子曾经借孔子之口云:“—凡人心险于山川,难于知天;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,人者厚貌深情—”再加上当时又是一个“礼崩乐坏,天下无道”人心不古的时代,老子就是为了使人心重新归于淳朴,所以提醒人们应该师法天道,用天道的和谐、天道的公义和天道的谦退无为等品质来规范人的内心,从而返璞归真。老子还曾说域中有四大:“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”道排第一,也是人心指向的终点,因而人要怀着敬畏之心以天道为镜,从而校正自我,回归自然。这是理想社会和理想个人的共同出路。所以,天道和人心是老子哲学庭院的关键入口处,我之所以选择它们做题目,也是为了在这个反自然的时代昭示人心、明白天道的启示,唤起了我们的自警,同时也印证了德国哥尼斯堡的那位老人的话:“有两样东西,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,它们就愈使我们的心灵充满日新月异、有加无以的景仰和敬畏,那就是: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。”

《道德经》第五章中是“虚而不淈”还是“虚而不屈”?
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niuben22  备注:小项目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ayula.net/620.html